專訓(xùn)3 探究力的規(guī)律
名師點金:
1.探究阻力對運動影響的實驗技巧:(1)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自由滑下——控制小車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2)改變接觸面的材料——改變阻力的大小。
探究阻力影響因素的實驗需要用到控制變量法和推理法。
2.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技巧:(1)用小車代替木塊——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2)用紙片代替小車——減小重力對實驗的影響;(3)扭轉(zhuǎn)紙片的目的——探究一對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4)從中間剪開紙片的目的——探究一對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
1.【中考·百色】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甲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
(第1題圖)
(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小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實驗中是通過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
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___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此基礎(chǔ)上,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請問:牛頓第一定律________(填“能”或“
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
(6)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問題:如圖乙所示,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cè)最高點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qū)_______________(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2題圖)
2.【中考·黔東南州】在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靜止開始下滑,小車分別停在如圖所示的位置。
(1)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端的________相同。
(2)結(jié)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運動得__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做____________。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_的基礎(chǔ)上,通過科學(xué)的________而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
(5)通過實驗探究后,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有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原因,而是________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二力平衡條件的探究
3.【中考·揚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活動中。
(1)如果物體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且處于________狀態(tài),說明這兩個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2)小華認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 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據(jù)相互作用的關(guān)系直接測出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量,所以這一方案無法實施下去。
(3)為此,兩位同學(xué)不斷改進并先后設(shè)計了三個實驗方案,如圖乙所示,請你判斷出他們改進的先后順序:________ (用字母表示),這樣的改進是為了減小________對實驗的影響。
(第3題圖)
(4)如圖丙,是最終確認的實驗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計。
4.如圖甲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取一塊硬紙板在相對的頂點附近各開一個小孔用細線系住,細線的另一端跨過桌邊的兩個定滑輪。
(第4題圖)
(1)硬紙板沒有與桌面接觸,這樣做的好處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兩側(cè)滑輪上所掛鉤碼質(zhì)量________時,紙板靜止。
(3)保持兩側(cè)所掛鉤碼質(zhì)量相等,把紙板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如圖乙)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線上,這時紙板________。當紙板重新恢復(fù)到靜止狀態(tài)時,拉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由上述實驗可
知,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力,如果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阻力影響因素的探究
5.【中考·溫州】小明發(fā)現(xiàn),高空墜物下落越來越快,而跳傘運動員利用降落傘卻能安全著地??罩邢侣涞奈矬w,其最大速度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呢?為了研究這一問題,小明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如下實驗:
(第5題圖)
①取相同型號、質(zhì)量為m的紙杯10個,按如圖所示分成A、B、C、D四組。
②將A組紙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靜止釋放,讓其自由下落,并用儀器記錄下落過程中的速度。
③分別用B、C、D組紙杯重復(fù)步驟②。
④記錄并整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
時間(秒)速度(米/秒)紙杯質(zhì)量
|
0.1
|
0.2
|
0.3
|
0 .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m
|
0.5
|
0.8
|
1.0
|
1.1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2m
|
0.6
|
1.0
|
1.3
|
1.5
|
1.6
|
1.7
|
1.7
|
1.7
|
1.7
|
1.7
|
3m
|
0.8
|
1.3
|
1.6
|
1.9
|
2.0
|
2.1
|
2.2
|
2.2
|
2.2
|
2.2
|
4m
|
0.9
|
1.5
|
1.8
|
2.0
|
2.2
|
2.4
|
2.5
|
2.6
|
2.6
|
2.6
|
(1)實驗中應(yīng)將疊加的紙杯盡量壓緊,目的是為了控制__________盡可能相同。
(2)本實驗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xué)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后,認為“紙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氣阻力也越大”,請說
明其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
.【中考·蘇州】為研究紙錐下落的運動情況,小華查閱資料了解到,
(第6題圖)
物體下落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阻力f的大小與物體的迎風面積S和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公式為f=kSv2(k為比例常數(shù))。現(xiàn)用一張半徑為R、面密度ρ(厚度和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質(zhì)量與面積之比稱為面密度)的圓紙片,按圖甲所示將圓紙片裁剪成圓心角為n°的扇形,然后做成如圖乙所示的紙錐,紙錐的底面積為S0(即為紙錐的迎風面積),讓紙錐從足夠高處靜止下落。
(1)紙錐在整個豎直下落過程中的運動狀態(tài)是______。
A.一直加速 B.一直勻速
C.先加速后勻速 ?D.先加速后減速
(2)下落過程中紙錐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________。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等效替代法)
7.小明在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實驗中,把一根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用尼龍細線固定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每次實驗時,都將彈簧由A位置拉伸到B位置。研究過程及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a、b、c所示,請仔細觀察圖中的裝置、操作及現(xiàn)象,然后歸納得出初步結(jié)論。
(第7題圖)
(1)探究實驗所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2)由圖a、b中拉力方向及彈簧測
力計示數(sh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兩力大小之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兩力方向相同。
(3)由圖a、c中拉力方向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兩力大小之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較________力的方向相同。
專訓(xùn)答案
專訓(xùn)3
1.(1) 相等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慢
?(4)勻速直線運動 (5)不能 (6)靜止
點撥:(6)當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cè)最高點C時,速度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不變。
2.(1)速度 (2)越遠 (3)勻速直線運動
(4)大量實驗;推理 (5)改變
點撥:(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速度。(2)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接觸面越光滑,則摩擦力越小,當摩擦力越小時,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3)推理: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科學(xué)家的推理而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
(5)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3.(1)平衡(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拉力;重力;拉力
(3)BAC;摩擦力 (4)卡片所受重力遠小于拉力(卡片較輕)
4.(1)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2)相等
(3)會轉(zhuǎn)動;大小相等;相反;同一直線上
點撥:(1)把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和水平桌面之間存在阻力,會對實驗產(chǎn)生影響。硬紙板沒有與桌面接觸,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2)紙板兩端通過滑輪各掛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紙板兩端的拉力大小相等,可研究平衡力大小的關(guān)系。(3)紙板轉(zhuǎn)過一個角度,紙板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紙板
就會轉(zhuǎn)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5.(1)形狀 (2)相同條件下,紙杯質(zhì)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
度越大 (3)紙杯重力越大,其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紙杯勻速運動時,所受最大空氣阻力等于重力,因此下落的紙杯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最大空氣阻力也越大 點撥:(1)實驗中應(yīng)將疊加的紙杯盡量壓緊,目的是為了控制紙杯的形狀盡可能相同。(2)本實驗的結(jié)論是相同條件下,紙杯質(zhì)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3)紙杯重力越大,其最大速度越大,紙杯勻速運動時,所受最大空氣阻力等于重力,因此下落的紙杯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最大空氣阻力也越大。
6.(1)C (2)v=360kS0(πR2nρg)
7.(1)等效替代 (2)和 (3)差;大 方法規(guī)律:(1)彈簧形變相同,表明受到相同的拉力,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2)由圖a、b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兩力大小之和,即F=F1+F2,合力的方向跟兩力方向相同。(3)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
于兩力大小之差,即F=F3-F4,合力的方向跟較大力F3的方向相同。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