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提分卷(二) 詞語積累——成語的使用
(滿分:45分 考試時間:40分鐘)
1.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她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擾到熟睡中的媽媽。
B.這次元旦晚會,我們精心準備了一個月的小品,贏得臺下陣陣掌聲,這讓我們喜出望外。
C.“工匠精神”要求我們,把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貫穿于工作的始終。
D.小李和張爺爺雖然相差三十歲,但因為他們都愛好種花,所以成為忘年之交。
(解析:B.“喜出望外”是指遇到的事情超過了期望,因而感到特別高興。不符合語境。)
2.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事情的真相出來了,和他猜想的大相徑庭。
B.動物的雜技表演,把所有的觀眾都逗得拍手大笑,我更是看得出神入化。
C.一場大病使爸爸的頭發(fā)全掉光了,整個腦袋成為“不毛之地”。
D.動物學家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鳥或哺乳動物打交道時候,常常需要不顧自己的尊嚴,所以,實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的批評: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實驗的方法怪誕不經(jīng)。
(解析:B.“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用在這里不合語境。)
3.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A)(3分)
A.這些小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節(jié)日歡快的氛圍。
B.這里人跡罕至,連草坪都被踩壞了。
C.他是一個喜歡隨聲附和的人,總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D.遵義市各大景區(qū)常年面向社會招募文明旅游志愿者參與文明勸導,為提升我市文明旅游的形象精益求精。
[解析:B.“人跡罕至”指很少有人到的地方,前后矛盾;C.“隨聲附和”指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不合語境;D.“精益求精”指(學術(shù)、技術(shù)、作品、產(chǎn)品等)好了還求更好,用錯對象。]
4.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他總是擔心同伴因路太遠不能及時趕來,真是杞人憂天。
B.咱們的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一看就是不毛之地,應(yīng)該得最高分。
C.面對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老兵們的敬意油然而生。
D.我們不能把這兩件無關(guān)的事情混為一談。
(解析:B.“不毛之地”指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涼、貧瘠,不能形容教室。)
5.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C)(3分)
A.臺風來了,大家各得其所,盡量讓損失降到最低。
B.小梁獲得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的消息真是駭人聽聞??!
C.有些人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他們發(fā)表見解的時候太咄咄逼人。
D.討論班級事務(wù)時,他和我的意見常常大相徑庭,所以我們合作非常愉快。
[解析:A.“各得其所”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不合語境;B.“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用錯對象;D.“大相徑庭”指彼此相差很遠或矛盾很大,與“合作愉快”語境不符。]
6.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小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卻以頑強的生命力為世人所欽佩和贊頌。
B.朱自清的許多作品都會把關(guān)注的重點放在一些小巧玲瓏的生活細節(jié)上。
C.他們兩人的愛好、處事方法迥然不同。誰也沒法了解誰,誰也沒法改變誰。
D.六月的洋瀾湖畔,花紅柳綠,碧波蕩漾,人們在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釣,怡然自得,其樂融融。
(解析:B.“小巧玲瓏”形容東西小而靈巧、精致。句中用來形容細節(jié),對象不符。)
7.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那些敢于在眾目睽睽之下練英語的人,能夠很快學會口語。
B.他學習很勤奮,常常煞有介事地說:“我一定要考上北大?!?/span>
C.聽說他的偶像要來本市開演唱會,他忘乎所以地跳起來,完全忘記了自己腿上的傷痛。
D.面對這樣的災(zāi)難,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會若無其事,撒手不管。
(解析:B.“煞有介事”含貶義,與“他學習很勤奮”相矛盾,不合邏輯。)
8.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C)(3分)
A.自從開渠引水之后,從前的不毛之地就成了肥沃的農(nóng)田。
B.他是一個慷慨無私的人,總會想盡辦法幫助其他的人。
C.小明在歌詠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全家人樂此不疲。
D.站在頂樓上往下看,我只覺得頭暈?zāi)垦?,害怕不已?/span>
(解析:C.“樂此不疲”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與語境不符。)
9.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站在烏海湖東岸,欣賞壩前大漠出平湖的壯觀景象,聆聽壩后人聲鼎沸的濤聲,一靜一動,這種感覺非常新奇。
B.把他人的東西據(jù)為己有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C.著名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丁廣泉先生善良、寬厚,教起課來小心翼翼,私底下對學生對徒弟關(guān)愛有加。
D.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專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解析:A.“人聲鼎沸”指人群發(fā)出的聲音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用錯對象;C.“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xiàn)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不合語境;D.“麻木不仁”形容對外界的事物反應(yīng)遲鈍或漠不關(guān)心,用錯對象。)
10.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D)(3分)
A.他在床上翻來覆去,試著強迫自己睡著。
B.父母雙雙慘死之后,剩下了一個孤苦伶仃的他。
C.下雪了,孩子們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D.他們倆師從一人,所以繪畫風格大相徑庭。
(解析:D.“大相徑庭”表示彼此相差很遠或矛盾很大,與“師從一人”矛盾。)
11.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C)(3分)
A.他平時學習刻苦認真,這次期中考試又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真讓他喜出望外。
B.洪水來了,在這千鈞一發(fā)、迫不及待之際,他挺身而出沖在最前面。
C.王源的新專輯《寶貝》以雙生面貌呈現(xiàn),當中收錄了同名歌曲風格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
D.24戶貧困群眾激動地接過新房鑰匙喜遷新居,大家隨聲附和地說:“這真是雪中送炭,感謝黨的好政策,圓了俺們的遷居夢!”
(解析:A.“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不合語境;B.“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多形容心情,用錯對象;D.“隨聲附和”指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貶義詞,感情色彩不當。)
12.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B)(3分)
A.同學們的意見參差不齊,讓班主任很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B.可愛的動物們,有時也會像搗亂的孩子一樣搞惡作劇,讓人“生氣”之余也忍俊不禁。
C.運動場上,常??匆娝强炭嘤柧毜纳碛?,這種見異思遷、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D.過去的元田壩是有名的產(chǎn)糧區(qū),如今,道路縱橫交錯,高樓林立,成了不毛之地,見證了桐梓的發(fā)展歷程。
(解析:A.“參差不齊”指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不能形容“意見”;C.“見異思遷”指看見不同的事物就改變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貶義詞,感情色彩不當;D.“不毛之地”指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涼、貧瘠,不合語境。)
13.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A)(3分)
A.表哥以為自己完全考不上大學,哪知高考時超常發(fā)揮,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真是喜出望外。
B.隨著天氣變暖,空氣濕度增大,各種病菌也油然而生。
C.把書中無關(guān)緊要的內(nèi)容放在一起斷章取義,抓住書的筋骨脈絡(luò)閱讀,可以在短時間積累很多知識。
D.“糟了,語文書不見了!”我急忙在書房里翻來覆去地找,好半天才找到,虛驚了一場。
(解析:B.“油然而生”形容一種情緒在心里出現(xiàn),不能形容“病菌”;C.“斷章取義”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內(nèi)容,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不合語境;D.“翻來覆去”形容來回翻動身體,這里應(yīng)該用“翻箱倒柜”。)
14.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C)(3分)
A.人生路漫漫,不怕走得緩,就怕隨波逐流、見異思遷。
B.夕陽灑在她滿頭的銀發(fā)上,使她顯得神采奕奕。
C.在即將親眼見到這位文壇泰斗之前,大家都頷首低眉,內(nèi)心的期望擴大到驚慌失措的地步。
D.幼師工作壓力大、專業(yè)水平參差不齊,頻發(fā)的虐童事件也讓公眾更加關(guān)注這一職業(yè)。
(解析:C.“驚慌失措”指嚇得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不合語境。)
15.詞語積累——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C)(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搞得這樣花枝招展出來干嗎?害我差點兒沒認出你。
B.同學們對待老師分配的任務(wù)一定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切不可拈輕怕重。
C.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研人員總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識,使研究更深入。
D.要做好戰(zhàn)士的復(fù)員轉(zhuǎn)業(yè)工作,使他們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揮積極作用。
(解析:C.“不求甚解”指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與“研究更深入”矛盾,使用錯誤。)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