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斷題
1.一年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 ( ?)
2.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它們的長和寬也一定相等。 ( ?)
3.晚上10時30分就是20:30。 ( ?)
4.最大的三位數(shù)乘最大的一位數(shù),積是三位數(shù)。 ?( ?) ?
5.1.40米和1米4厘米一樣長。 ( ?)
二、單選題
1.一個長方形操場的周長是400米,寬是80米,操場的長是( ?)米。
A.320
B.120
C.240
2.笑笑的身高是1.45米,姚明比笑笑高0.78米,姚明的身高是( )米。
A.1.13
B.2.13
C.2.23
3.站在一個位置上觀察一個立方體,最多能看到( )面。
A.三個
B.四個
C.五個
4.2016年是閏年,下面年份中序號是( )的是閏年。
A.1986
B.2020
C.2014
5.有6盒餅干,每盒30塊,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可分( )。
A.20塊
B.30塊
C.40塊
三、填空題
1.2018年是________年,全年共有________天,二月有________天。
2.十元零四分=________元(填小數(shù))17.25讀作________。
3.食堂有2種主食和4種炒菜,如果一種主食和一種炒菜作為一種配餐,共有________種不同的配餐方法。
4.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分米,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________分米。
5.一個長方形的寬是8厘米,長是寬的2倍,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_厘米。如果把這個長方形剪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_厘米。
6.從100里連續(xù)減去________個5,結(jié)果是0。
7.108×9的積是________位數(shù),4×25的積的末尾有________個0。
8.淘氣13:30到學(xué)校,也就是下午(________時________分)。然后16:30放學(xué)回家,下午他在學(xué)校一共待了________小時。
9.填上“>”“<”或“=”。
5×48________4×48 ? 16×5________156 58×0________58+0
3.05元________?3元5角? 0÷150________150×0 3.54米________?3.45米
10.計算25×(6+3)時,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11.22的3倍是________,________的6倍是180。
12.直接寫出得數(shù)。
8.5-4=________ 13×5=________ 0×213=________
420÷6=________ 200×5=________
63÷7=________ 42×10=________ 203×3=________
9.2+6=________ 567-120=________
四、計算題
1.豎式計算。?
(1)3.8+5.42
(2)6.5-4.62
(3)802×42
(4)350×8=
2.用遞等式計算。?
(1)880÷8-106
(2)12×4×5
(3)100-720÷8
(4)(57+46)×4
五、連線題
下面四副圖分別是誰看到的?連一連
六、應(yīng)用題
1.超市上午賣出258千克大米,下午賣出187千克大米,還剩520千克大米。超市原來有多少千克大米?
2.一本書有287頁,淘氣要用兩個星期看完,第一個星期淘氣看了147頁,第二個星期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
3.一輛汽車14:30從甲城出發(fā),17:30到達乙城,兩城相距270千米,汽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4.學(xué)校3名老師帶40名學(xué)生去科技館參觀,用400元買門票夠嗎?
故答案為:正確【分析】一年中大月有1、3、5、7、8、10、12,共7個大月;4、6、9、11月是小月,共有4個.
2.【答案】錯誤 ?
【考點】長方形的周長
【解析】【解答】解:例如(5+4)×2=18,(6+3)×2=18,周長相等,但是長和寬都不相等,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可以采用舉例子的方法計算長方形周長后作出判斷.
3.【答案】錯誤 ?
【考點】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
【解析】【解答】解:10時30分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22:30,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加上12小時,就能把普通計時法轉(zhuǎn)化成24時計時法.
4.【答案】錯誤 ?[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考點】整數(shù)的乘法及應(yīng)用
【解析】【解答】解:999×9=8991,最大的三位數(shù)乘最大的一位數(shù),積是四位數(shù),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最大的三位數(shù)是999,最大的一位數(shù)是9,相乘后根據(jù)積的位數(shù)判斷即可.
5.【答案】錯誤 ?
【考點】長度的單位換算
【解析】【解答】解:1.40米=1米40厘米,和1米4厘米不一樣長,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分析】1米=100厘米,把1.40米換算成幾米幾厘米,然后做出判斷即可.
二、單選題
1.【答案】B ?
【考點】長方形的周長
【解析】【解答】解:400÷2-80
=200-80
=120(米)
故答案為:B【分析】用長方形的周長除以2即可求出長和寬的和,用長和寬的和減去寬即可求出長.
2.【答案】C ?
【考點】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解析】【解答】解:1.45+0.78=2.23(米)
故答案為:C【分析】用笑笑的身高加上姚明比笑笑高的高度即可求出姚明的身高,由此根據(jù)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即可.
3.【答案】A ?
【考點】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和幾何體
【解析】【解答】解:觀察立方體時,如果站在一個位置上觀察,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故答案為:A【分析】如果站在立方體的斜上方,就能看到兩個側(cè)面和上面,所以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4.【答案】B ?
【考點】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解析】【解答】解:A、1986÷4=496……2,是平年;
B、2020÷4=505,是閏年;
C、2014÷4=503……2,是平年.
故答案為:B
【分析】用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如果沒有余數(shù),這一年就是閏年,如果有余數(shù),這一年就是平年.
5.【答案】A ?
【考點】整數(shù)的乘法及應(yīng)用,整數(shù)的除法及應(yīng)用
【解析】【解答】解:6×30÷9
=180÷9
=20(塊)
故答案為:A【分析】用每盒餅干的塊數(shù)乘盒數(shù)求出一共有多少塊,用總塊數(shù)除以小朋友的個數(shù)即可求出每人可分的塊數(shù).
三、填空題
1.【答案】平;365;28 ?
【考點】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解析】【解答】解:2018÷4=504……2,2018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二月有28天.
故答案為:平;365;28
【分析】用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如果沒有余數(shù)就是閏年,有余數(shù)就是平年,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2.【答案】10.04;十七點二五 ?
【考點】小數(shù)的讀寫、意義及分類
【解析】【解答】解:4分=0.04元,所以10元零四分=10.04元;
17.25讀作:十七點二五
故答案為:10.04;十七點二五【分析】1元=100分,讀小數(shù)時整數(shù)部分按照整數(shù)的讀法來讀,小數(shù)部分是幾就讀幾.
3.【答案】8 ?
【考點】乘法原理
【解析】【解答】解:2×4=8(種)
故答案為:8【分析】1種主食有4種配餐方法,2種主食就有2個4種配餐方法,用乘法計算共有幾種即可.
4.【答案】6 ?
【考點】正方形的周長
【解析】【解答】解:24÷4=6(分米)
故答案為:6【分析】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邊長=正方形的周長÷4,由此根據(jù)公式計算即可.
5.【答案】48;32 ?
【考點】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
【解析】【解答】解:長方形的周長:
(8×2+8)×2
=24×2
=48(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8×4=32(厘米)
故答案為:48;32
【分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先計算長方形的長,再算周長;長方形中最大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寬相等.
6.【答案】20 ?
【考點】整數(shù)的除法及應(yīng)用
【解析】【解答】解:100÷5=20,所以從100里連續(xù)減去20個5,結(jié)果是0.
故答案為:20【分析】100里面有幾個5就需要連續(xù)減幾次,結(jié)果才是0;所以用除法求出100里面有幾個5即可.
7.【答案】3;2 ?
【考點】整數(shù)的乘法及應(yīng)用
【解析】【解答】解:108×9=972,積是3位數(shù);4×25=100,積的末尾有2個0.
故答案為:3;2
【分析】根據(jù)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出得數(shù)后判斷積的位數(shù)或積末尾0的個數(shù)即可.
8.【答案】1;30;3 ?
【考點】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
【解析】【解答】解:13:00-12=1:30,13:00就是下午1時30分,16:30-13:30=3(小時),在學(xué)校一共待了3小時.
故答案為:1;30;3【分析】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減去12小時就能變換成普通計時法,用放學(xué)的時間減去到校的時間就是一共待的時間.
9.【答案】>;<;<;<;=;> ?
【考點】整數(shù)大小的比較
【解析】【解答】解:5>4,所以5×48>4×48;
16×5=80,所以16×5<156;
58×0=0,58+0=58,所以58×0<58+0;
3元5角=3.5元,所以3.05元<3元5角;
0÷150=0,150×0=0,所以0÷150=150×0;
3.54米>3.45米
故答案為:>;<;<;=;>
【分析】含有算式的要先計算再比較大小,單位不統(tǒng)一的要先統(tǒng)一單位再比較大小,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要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再比較小數(shù)部分.
10.【答案】加;乘 ?
【考點】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解析】【解答】解:算式中含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號外面的乘法.
故答案為:加;乘【分析】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11.【答案】66;30 ?
【考點】整數(shù)的乘法及應(yīng)用,整數(shù)的除法及應(yīng)用
【解析】【解答】解:22×3=66,22的3倍是66;
180÷6=30,30的6倍是180.
故答案為:66;30
【分析】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12.【答案】4.5;65;0;70;1000;9;420;609;15.2;447 ?
【考點】整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整數(shù)的乘法及應(yīng)用,整數(shù)的除法及應(yīng)用
【解析】【解答】解:8.5-4=4.5 ? ? 13×5=65 ? 0×213=0 ? ??
420÷6=70 ? ? 200×5=1000 ?
63÷7=9 ? 42×10=420 ? ? 203×3=609 ? 9.2+6=15.2 ? ??
567-120=447
故答案為:4.5;65;0;70;1000;9;420;609;15.2;447【分析】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注意小數(shù)點的位置,根據(jù)整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直接口算出得數(shù),注意0和任何數(shù)相乘還得0.
四、計算題
1.【答案】

【考點】整數(shù)的乘法及應(yīng)用,整數(shù)的除法及應(yīng)用,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解析】【分析】列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注意把小數(shù)點對齊;計算整數(shù)乘法時要注意第二次計算的積的末位數(shù)字要與十位對齊.
2.【答案】(1)解:880÷8-106
=110-106
=4
(2)解:12×4×5
=48×5
=240
(3)解:100-720÷8
=100-90
=10
(4)解:(57+46)×4
=103×4
=412 ?
【考點】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解析】【分析】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五、連線題
【答案】解:如圖:
【考點】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和幾何體
【解析】【分析】站在凳子上的小朋友能看到電視機的上面和屏幕的一側(cè);后面的小朋友只能看到電視機的后面;前面的小朋友只能看到電視機的屏幕;右面的小朋友能看到電視機的右側(cè).
六、應(yīng)用題
1.【答案】解:258+187+520
=445+520
=965(千克)
答:超市原來有965千克大米. ?
【考點】整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解析】【分析】用上午賣出的重量加上下午賣出的重量求出賣出的總重量,再加上還剩的重量就是原有的重量.
2.【答案】解:(287-147)÷7
=140÷7
=70(頁)
答:第二個星期平均每天要看20頁. ?
【考點】整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解析】【分析】用總頁數(shù)減去第一個星期看的頁數(shù)求出第二個星期看的頁數(shù),然后除以每星期的天數(shù)即可求出第二個星期平均每天看的頁數(shù).
3.【答案】解:17:30-14:30=3(小時)
270÷3=90(千米/小時)
答:汽車平均每小時行90千米. ?
【考點】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
【解析】【分析】先計算汽車行駛的時間,然后用兩城的路程除以時間求出汽車平均每小時行的路程即可.
4.【答案】解:20×3+8×40
=60+320
=380(元)
400>380
答:用400元買門票夠. ?
【考點】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的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
【解析】【分析】用成人票價乘3求出成人票總價,用兒童票價乘學(xué)生數(shù)求出兒童票總價,相加后與400元比較大小即可判斷夠不夠.
5.【答案】解:9×2+16
=18+16
=34(米)
答:需要籬笆34米. ?
【考點】長方形的周長
【解析】【分析】靠墻的部分不需要籬笆圍,因此籬笆的長度是兩個9米,再加上16米,由此計算即可.
6.【答案】解:110×3=330(千米)
1142-820=322(千米)
330>322
答:火車3小時能到達. ?
【考點】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基本數(shù)量關(guān)系
【解析】【分析】用火車的速度乘時間先求出火車行駛的路程;用格爾木到拉薩的路程減去格爾木到那曲的路程就是那曲到拉薩的路程,比較后即可判斷能否到達.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