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成績好壞,月考分數只能說明學生前段時間復習的效果如何,但不能將學生就此定位。
比分數更重要的是,認真的考后試卷分析,那么考后如何進行試卷分析呢?今天就和大家來談談。
1
試卷分析是考試的一部分
考試的功能有兩種:檢驗和選拔。除了中考、高考、競賽類考試以外,其余幾乎都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中發(fā)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調整學習方法。
所以,考后試卷分析其實是考試的一部分,或者說,與分數的獲得相比,考后試卷分析才是真正收獲的手段。因此,考后試卷分析應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但是,有些學生只盯著考試分數,對試卷分析不重視,致使考試的檢驗功能發(fā)揮不了作用。這是很壞的習慣,因為不會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的人是不可能進步的。事實證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都十分重視考后試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
2
試卷分析有策略
所謂考后試卷分析,是指考試后訂正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分析考試的收獲以及考試中暴露出的問題,然后歸類,逐一進行對照并制訂出自我提高的措施與方法。
所以,試卷分析要講究以下四個策略:
1.?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
從每一道錯題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
②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
③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么?
④這道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
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
通常情況下,學生考試丟分的原因大體有三種,即知識不清、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謂“知識不清”,就是在考試之前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fā)生在考試之前,與考試發(fā)揮沒有關系。
所謂“問題情景不清”,就是審題不清,沒有把問題看明白,或是不能把問題看明白。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問題。
所謂“表述不清”,指的是雖然知識具備、審題清楚,問題能夠解決,但表述凌亂、詞不達意。
2.?從數字分析到性質分析
這里有三個要點:
①統計各科因各種原因的丟分數值。如計算失誤失分、審題不清失分、考慮不周失分、公式記錯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這些分數是最有希望獲得的,在后續(xù)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么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總分提高也就很可觀了。
③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任何一處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學生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謂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對話。建議大家在考試后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是以后進步的重要階梯。
3
考后分析九字訣
考后試卷分析,家長和學生要牢記九字訣:馬上寫,及時析,經常翻。
1. 馬上寫
首先,把做錯的題重新抄一遍,然后請教老師或同學,詳細寫出正確過程和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充齊全。
2.?及時析
及時寫出對試卷的分析內容,包含以下兩步:
①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
②在糾正錯題的基礎上,對錯題進行歸類,找準原因,對癥下藥。
錯誤原因一般有三種情況:
(1)對教材中的觀點、原理理解有誤,或理解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應針對題目所涉及的有關知識要點及原理內容認真地復習鞏固,真正弄懂弄通。
(2)對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
對策:無論是哪一類題型,都有答題思路和方法,應要求自己務必掌握住某一題型的答題要領。
(3)表現在答題時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復雜些的論述題,便產生恐懼心理等,從而造成失誤。
對策:應在平時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良好應試心理素質,努力克服不良心態(tài),在答題時做到從容不迫、沉著冷靜。
3.?經常翻
4
試卷分析應有哪些收獲?
通過考后試卷分析,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收獲:
1.?知識上的查缺補漏
所謂查漏補缺,就是找到學習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充完善,讓知識的吸收全面化、系統化、有效化。
在試卷分析過程中,通過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對比,要重點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識點。為鞏固這些知識點,除了復習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要做好對知識的精細加工,做到舉一反三。
2.?注重學習方法和習慣的調整
考試不僅僅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在檢驗學生學習方法的優(yōu)劣和與應試能力的強弱。學生在考試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題方法不對、檢查不細等方面的不足,彌補這些不足對后面的學習至關重要。
要把考試當成檢驗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機遇。比如,平時學習不夠踏實認真,容易浮躁,考試時看到自己會做的題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輕心,最終失分。這個問題反映出學生學習習慣與態(tài)度不好,要想有針對性地解決,需要在平時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3.?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獲是否成正比
一般來說,只要平時學習努力,做到考前認真復習,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學生分數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機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數;有的學生明顯比前期努力了,但還是沒有考好,這時也不要灰心,而要繼續(xù)努力,慢慢儲備知識,做到厚積薄發(fā)。
學習如同長跑,貴在持之以恒。長跑是耐力的比拼,開始跑在前頭的,未必能笑到最后,一開始落在后邊的,最終不一定是失敗者。
4.?正確對比,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最簡單的是縱向比較,就是拿本次考試的成績與上次考試的成績對照,看是否比上次有進步。不僅從總成績上比,更要比到細處,具體到每科,細化到每科的知識點。如語文考試,上一次“基礎知識與運用”失分較多,這次通過努力失分減少了,這就是一種進步。
對比,既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發(fā)現自己的亮點,及時給自己打氣,這樣才會有信心和勇氣繼續(xù)進步。所以,進行試卷分析時,一定要把亮點找出來,要把進步找出來,要把勁頭找出來,把考試當成學習的助推器,讓自己更加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