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好是初中畢業(yè)考試6門課,5門100、1門99,差1分就是(總成績)滿分。這樣我就試著申請破格參加高考……也沒什么準備,北大、清華一填……再后來成績下來了,還挺好,離北大清華和科大少年班的錄取線也就差個一兩分。
中考剛結(jié)束就順手拿下了高考……離清華北大和中科大少年班也就差個一兩分……因為色弱只能學(xué)數(shù)學(xué)和力學(xué)……最后成了院士……
這位大佬是誰呢?既不是大老板,也不是大明星。
他是“國之重器”殲20的總設(shè)計師——楊偉。
網(wǎng)上這組截圖出自近日播出的《百家講壇》節(jié)目。該系列主題是“我們的大學(xué)”,楊偉講述的,就是他上學(xué)成長的經(jīng)歷。他的母校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還專門為這期《百家講壇》做了預(yù)告。
楊偉15歲考入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是那一屆空氣動力學(xué)專業(yè)年紀最小的學(xué)生。
22歲,楊偉碩士研究生畢業(yè),進入成都飛機設(shè)計研究所。
此時,他“開掛”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67
楊偉先后擔任殲-10飛機副總設(shè)計師(總設(shè)計師為宋文驄),殲-10系列飛機、“梟龍”飛機和殲-20等多個重大飛機型號的總設(shè)計師。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先后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wù)?、中國青年五四獎?wù)?、國防科技工業(yè)勞動模范、國防工業(y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
在他的帶領(lǐng)下,研制團隊超常拼搏,銳意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使殲10系列戰(zhàn)斗機綜合作戰(zhàn)效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成為空軍主力裝備,“梟龍”系列飛機樹立了我國先進戰(zhàn)斗機出口新的里程碑,第四代殲20隱身戰(zhàn)斗機項目的順利推進,更是跨出了趕超世界先進的歷史性一大步。
面對成績和榮譽,楊偉謙虛地說:
“能獲得今天的成功,最關(guān)鍵的是來源于我們對這份工作、這份事業(yè)以及整個團體的無比熱愛。我和我的同事們構(gòu)成了一個很好的團隊,一個上萬人的充滿了智慧與干勁的團隊。作為總設(shè)計師,我所做出的任何決策,都是全體參研人員共同智慧的結(jié)晶。而熱愛,正是我們能取得今天這樣不平凡的成功的原動力!”
然而,不平凡的歲月卻是由平凡的每一天組成的。
圖紙、程序、試驗、報告、方案帶給每個人的都是枯燥感,而窗外的世界有很多誘惑。為了守住在鉆研路上不斷前行的初心,楊偉院士讓自己從每一件小事中獲得滿足,讓時間帶來快樂。
這是一個天才的故事,一個有些“隨意”的故事,也是一個平凡中堅持的故事。
可是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天才,不能隨隨便便考上清華北大中科大,甚至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考上西工大也是一種奢望。
在學(xué)校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一場天賦的碾壓和比拼,每道題、每張卷子、每次考試、每次排名,都在告訴你:你天賦不夠高。
我們不妨再來看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她從來不是天才,甚至在被嘲得最厲害的時候,發(fā)了一張專輯,說明自己這些年的努力和汗水,專輯的名字,就叫《地才》。
她就是蔡依林。
在80、90后的磁帶青春里,有各種各樣的臺灣女歌手,當時她們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小天后。孫燕姿、張韶涵、蕭亞軒、范瑋琪、徐懷鈺、蔡依林……當時的蔡依林,是最土、最沒辨識度、最被大眾認為“沒才華”的。
時至今日,孫燕姿已結(jié)婚,以家庭為重低調(diào)了起來;張韶涵因為被母親和范瑋琪一起坑加上多年沒有傳唱度高的好作品人氣逐漸下滑,蕭亞軒經(jīng)常去三線城市商演,范瑋琪因為曬娃和插刀張韶涵基本每次出現(xiàn)都被人民群眾痛罵,徐懷鈺被官司拖垮,基本從頭開始……
蔡依林卻是這些人里走得最遠、事業(yè)依然最活躍的。
小時候是覺得蔡依林很平庸的,就是蹦蹦跳跳的小女生,唱的歌無關(guān)痛癢。
后來有了周杰倫給她寫歌,《布拉格廣場》和《騎士精神》廣為傳唱,事業(yè)開始有起色。
再后來周杰倫有了一個有一個緋聞的、真正的女友,她又逐漸回歸那個沒有別的東西來吸引觀眾、傻乎乎又唱又跳的小女生,那時候她已經(jīng)23歲,這對當時的臺灣小花來說已算高齡,幾乎被所有人判定,馬上就要過氣了。
然后有了《舞娘》,有了一場又一場感動到歌迷流眼淚的演唱會。
蔡依林的舞蹈難度堪比體操,在《特務(wù)J》里,有“無重力彩帶舞”,要靠右手去攀爬緞帶繩子,她說一度練得半邊是殘廢的感覺。
2009年時,蔡依林練習芭蕾20圈鞭轉(zhuǎn),導(dǎo)致整個肩胛骨歪斜,大腿肌肉拉傷,新舊傷一起發(fā)作,使得公司不得不暫停許多活動,讓她養(yǎng)傷。
在腳扭傷、左手左腳沒力的情況下,還是很敬業(yè)地上場表演,還在微博上也為自己打氣。2016演唱會的串場VCR,為了3分鐘的播放,蔡依林足足吊了12個小時。
一家臺灣媒體這樣寫道:
你相信嗎?剛出道的蔡依林,毫無舞蹈基礎(chǔ)、常常同手同腳,老師認為她不是跳舞的料……當時彎腰雙手摸不到地,如今她竟可劈腿成一直線……
訪問她的唱片公司老板、舞蹈老師、造型師、宣傳,只得到一個答案:認真與努力。
在迄今17年的歌手生涯里,蔡依林共獲得10次金曲獎(代表華語音樂最高成就),23次入圍金曲獎提名,這一成績吊打所有華語女歌手,華語男歌手中,也只有部分頂級唱作才子能與之相提并論,如周杰倫、五月天。
騰訊娛樂對她的評價是:
蔡依林之所以成為流行樂壇的一個符號,憑借的不止是她的音樂、形象與舞蹈,更多的是她身上那種不服輸、不怕死的精神以及無限延伸的可能性。在偏好抒情曲風的華語樂壇,蔡依林憑借自己單薄的嗓音條件打造出的一片天地可謂是來之不易,從來沒有其他任何一位華語女歌手可以在舞曲的道路上一走到底。當同期出道的女歌手們原地踏步抑或光速退步的時候,唯有Jolin一直堅守在華語樂壇一線,通過不斷的進步來證明自己在音樂上的追求。
《中國時報》的評價也許更簡短、更樸實:
蔡依林是地才,她所獲得的都是一步步努力拼出來的,她和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一樣,只希望勤懇的耕耘能看到收獲,而她之所以這么成功的原因,就是她努力得更多。
天才總是很少的,但永遠不會缺。
天才們在空中閃閃發(fā)光,無時無刻不在碾壓著我們,讓凡人們心生畏懼,甚至退卻。
天才確實是天才,正如蔡依林再努力也成不了阿黛爾,但她可以成為金曲獎皇后,成為憑著歌唱闖出一片天的、事業(yè)有成的、獨一無二的蔡依林。
楊偉院士是天才,尚且經(jīng)歷了多年平凡的工作和磨礪,經(jīng)歷了永不松懈的努力;而蔡依林,為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指明了一條路:她花了十幾年證明了笨拙的堅持和努力自有它的力量,可以從身體走到頭腦,從舞蹈走到音樂本身,從事業(yè)走到人生境界。
勤奮看上去很慢很慢,也許從0到1已經(jīng)耗盡了我們?nèi)康牧?,卻還離100分很遠很遠。但勤奮的人總是在前進,會比原地不動強一千倍一萬倍。
這是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然而機會依然留給堅持努力的人。天才如楊偉院士,或普通卻活成“地才”的蔡依林,他們原本的家境都非常普通,卻一步一步讓自己優(yōu)秀,然后驕傲而明亮地,追求更高更遠的夢想,更深更廣的人生。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就算不是天才,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努力,認真地過每一天,讓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帶來價值,讓自己優(yōu)秀,成為光芒閃耀、驕傲而明亮的“地才”!
那一定也是非常充實而有尊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