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孩子發(fā)生打人的行為,是不知道更適合表達(dá)自己不滿情緒的方式,或者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而被打孩子的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很擔(dān)心孩子“吃虧”,會讓孩子一定要打回去,但是這也許會讓孩子沒有機(jī)會用其他方式回應(yīng)對方,從而失去了積累處理沖突的經(jīng)驗(yàn)。讓孩子自我處理,他才能找到表達(dá)自我和保護(hù)自己的最佳方式,教會孩子如何處理不滿和憤怒,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文/OK媽
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媽咪OK”(ID:mami-ok)
兒子這兩天小住爸媽家,接到他電話,我有點(diǎn)小激動。可是,他根本不是因?yàn)橄肽钗遥皨寢?,我想邀請凡凡哥哥來外婆家一起玩。”臭小子,居然這么惦記鄰居家的小男孩,要知道人家三天前才給他吃了一巴掌哎……
那天帶兒子下樓,迎面遇上了凡凡和他媽媽,還沒站定,凡凡就沖著兒子撩過來一巴掌。兒子當(dāng)時就懵了,我立馬蹲下身摟住他;凡凡媽媽也迅速扯開凡凡,然后摸摸我兒子的臉說,哥哥這樣做不對,他沒有你棒,你別生氣。接著拉過凡凡的小手嚴(yán)肅地說,你這樣非常不好。
凡凡還沒到三歲,一副笑瞇瞇的樣子,我估摸他沒有惡意,而凡凡媽處理得也不賴。所以心里雖然肉痛,但也沒覺得生氣。只和凡凡說,你以后可以輕輕摸弟弟,不要打他!
你一定會問,那你兒子他什么反應(yīng)?
他啊,愣了兩三秒,然后和沒事了一樣!!
那孩子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老這樣,他是不是會變得很懦弱?。课沂遣皇窃撟屗蜻^去呢?
嗯,那天我仔細(xì)地思考了這些問題,然后還和兒子交流了一番,對,你沒聽錯,我把他當(dāng)大人一樣,對話了一番。今天說給大家聽聽!
一、孩子被打有沒有受傷害要聽他自己說
和凡凡他們告別,我問兒子:你痛嗎?
他搖搖頭:不痛。
我又問:你生氣嗎?他說不生氣。
因?yàn)閮鹤有愿衿珒?nèi)向,我還是想再確認(rèn):你不生氣嗎?
他說:嗯,我比凡凡哥哥棒!
我大松一口氣,說明這事我們看得很大,但他并沒有很在意。而凡凡媽媽事后的彌補(bǔ)也很好地疏導(dǎo)了他懵了瞬間的情緒起伏。
所以孩子有沒有傷害,受傷害的程度有多深,我們的感受和判斷并不準(zhǔn)確。我們的感受不代表他人的感受,同樣大人的感受也不等同于孩子的。
忽然我又想起另一次,兒子也是和凡凡在玩,也是很突然,凡凡突然把兒子手里的餅干給打掉了,見餅干碎了一地,兒子傷心地大哭起來。
被扇一巴掌和被打掉一塊餅干,在大人的世界哪個更嚴(yán)重?毋庸置疑一定是前者,因?yàn)榘驼埔馕吨饑?yán)啊,小小餅干哪能和尊嚴(yán)比?但是在我兒子眼中,很愛的餅干才是最珍貴的,被弄丟了不再能吃那是真正傷到他了,被扇巴掌也許會感受疼與不疼,但他還聯(lián)系不上尊嚴(yán)。
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被打未必一定受傷害,到底什么體會,我們要通過孩子的反應(yīng)去判斷,我們一定要去了解他最直接的感受。
二、被打了,打回去一定行嗎?
有一次在早教班,我看到一個兩歲多的小男孩去搶差不多大的另一個小男孩手里的玩具,被搶的小男孩被推了一下重心不穩(wěn)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哇地大哭起來。“有什么好哭的,你搶回來就是了!”見孩子被欺負(fù),媽媽很著急,還恨鐵不成鋼地說了一句:整天只知道哭哭哭,沒用。小男孩哭得更傷心了……
其實(shí),他被推倒的那一刻可能是屁股痛了,可能是有點(diǎn)被嚇到。但媽媽這樣一來,那種著急、緊張和埋怨的情緒會讓小男孩感受到這件事很重大。
小朋友原本就是情緒來去得很快。如果我們的寶寶并沒有因?yàn)楸淮蚨鴳嵟?、恐懼或者委屈,我們完全沒必要再強(qiáng)化這件事情,這反倒會讓他覺得害怕。
必要的時候,我們的確需要教會孩子反擊,但如果孩子并沒有覺得被欺負(fù),又或者能很快地平復(fù)自己的情緒,真也不用大驚小怪,非得讓他覺得是被欺負(fù)了。
你讓孩子打,他一定會打回去嗎?如果他內(nèi)心不愿意,你是不是又會說他膽小不勇敢呢?他要是回?fù)袅?,沒有打贏呢?這只會讓他受到更大的傷害,會對自己不自信。大人對孩子情緒的正確理解,才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到底該怎么做?
我并不建議,任何情況都是簡單地打回去,暴力行為有時候只會讓暴力升級。當(dāng)然也并不代表,被傷害了,一味地忍讓。
三、那么孩子被打,到底該讓孩子怎么做呢?
1.不管孩子受沒受傷害,我們都得告訴他事情最基本的原則:打人是不對的。是非觀念必須明確,所以后來我和兒子說,以后別人打你,就算你不痛,也要告訴別人,“你是不對的,你不能打我?!?/span>
2.被打孩子的爸媽最擔(dān)心的就是孩子被打不還手會不會心里委屈難過,以后不自信?我也會擔(dān)心。
所以你要教會孩子一些震懾對方的小技巧,讓孩子增強(qiáng)自我意識。
我告訴兒子:如果別人打你了,并不是你弱,而是你比他更懂事,但是你不用怕他。你記得說話的時候盯著對方的眼睛看,特別是對方不友好的時候,更要這么做。另外,如果你很生氣,你就要有生氣的表情,讓對方感受到;當(dāng)你覺得被欺負(fù)了,你要顯示勇敢的表情。這是美國兒童心理專家Michael Borba的建議,在被欺負(fù)時,你臉上怎樣的表情比你說的是什么更重要。
3.你也得讓孩子知道,為了防止對方進(jìn)一步侵犯,立刻推開他,并且迅速離開。
4.如果對方還是繼續(xù)追打,一定要大聲喊叫,尋找大人的保護(hù)。要讓孩子明白,大人是可以保護(hù)他的。
5.如果孩子自己打回去了,請不要責(zé)怪他,要不然他會覺得異常委屈,為什么被打了媽媽還幫別人。而是該問問他被打的感受,表達(dá)自己的共鳴;再聊聊打回去后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情緒被排解了,告訴他回?fù)粢惨m可而止,注意分寸,別人不再欺負(fù)你,你的回?fù)粢惨V埂?/span>
6.最后要和孩子強(qiáng)調(diào),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記得回來告訴爸爸媽媽。要他明白爸媽永遠(yuǎn)會保護(hù)他、理解他,也愿意幫助他更好地應(yīng)對不同的局面,尤其是內(nèi)向的孩子,一定不要讓他們把不愉快的情緒壓在心底。
作者:媽咪ok,港大教育學(xué)博士主創(chuàng)、國際幼兒教育協(xié)會專家指導(dǎo)。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guān)注陽光家教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