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馬上就要來臨了。每到這個節(jié)日,心里總會生出一些感慨。第一是自己的成績菲薄,無顏面見老師;第二是真想了解老師的現(xiàn)狀,希望老師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隨著時光的流逝,我的老師大部分都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有的甚至早已到了耄耋之年。我的學生時期,在教過我課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當數(shù)初中時教我語文課的陳冠甲老師。
一九七八年那個涼爽的秋天,我結束了小學生活,考入了剛成立的鄉(xiāng)第一中學。學校離家有七八里地,我和同學們都是步行過去。學校很大,有六排房子,里面還有一個叫八卦亭的古代建筑。據(jù)記載我們的這所學校,孔子周游列國時在這里講過學,為了紀念孔子的功績后人為他修建的一座廟宇。不知什么時候,這座廟宇被改成了學校使用。但是肯定是在很早以前,因為毗鄰的村莊就叫學堂崗。
剛進校門,我和同學們誠惶誠恐,顯得非常緊張。有的同學的家長一直陪護著,而我的家長因為忙碌則是無暇顧及。老師命令排隊要分班,因為我個子矮站在前邊,于是被分到了一班。當時還產(chǎn)生一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因為是鄉(xiāng)中第一屆第一班。
同學們都是十一二歲的年齡,都是第一次離家到這里學習,也都是第一次住校,所以從各方面來說都需要老師們的關心和愛護。學校本來是一個高中學校,我們?nèi)r還有兩屆高中學生沒有離開,所以,為避免高中學生欺負我們,老師們更為操心。
上課了,和同學們走進教室,一位大約五十多歲的男老師走上講臺,告訴大家,他姓陳,以后就是我們一班的班主任。那時大家也不知道鼓掌表示歡迎,只是瞪著眼睛看,豎著耳朵聽。從此就都記下,我們的班主任就是陳老師。
陳老師個子不高,雖然看上去已經(jīng)像個老頭子,但卻是精神矍鑠,腰板筆直;他面目白凈,刮過的胡茬不太明顯;說話底氣十足,音質清脆;話音還比較隨和,顯得極其和藹可親。他很詳細地給同學們講還要重新排座位,還要安排寢室,還要安排怎樣買飯等等問題,最后告訴大家不要離開,要聽他指揮。就這樣,上初中接觸的第一位具體的老師也就是陳老師。
第一節(jié)語文課,課程是毛澤東的一首詩《浣溪沙》,當陳老師讀起來這首詩來,我第一次體驗到了什么叫做如醉如癡。陳老師不但讀起來朗朗上口,還富有激情的拖著長腔。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特別是聽完最后一句時,立即就會產(chǎn)生酣暢淋漓的感覺。從那時起,心里就認定這是一位好老師。
記不清是初中幾年級,也記不清是第幾冊課本,有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中有幾句“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span>
每次陳老師讀到這幾句,總是把頭一搖一搖的,還是拖著他那獨有的富有磁力般的長腔,更是讓我和同學們感到有意思,有韻味,所以我們有時也都學他的摸樣搖著頭讀起來,但拖長腔卻總是學不像。
陳老師對我的影響,有一項應該好像是我得天獨厚的,那就是模仿了他的字體。我以后參加工作,不管到哪,我的一手鋼筆字為我增了不少的光,雖然還說不上很好。跟老師學寫字,都是模仿老師的粉筆字,但都屬于硬筆字。陳老師的字體瀟灑自如,有點瘦削,多骨少肉之感,但一看就是風骨所致。
陳老師的性格也的確與眾不同,做事跟說話一樣的干脆。他秉性剛正不阿,在潛移默化之中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多年過去,同學們聚會在一起,談起陳老師,無不感嘆老師的性格對我們一生的影響。
時間長了,我和同學們就都了解到,陳老師是我們鄉(xiāng)最好的語文老師,他教過一茬一茬的學生,很多學生也都已做了老師。他精通古文,精通歷史,精通當代文學,教書多年。因為我們這一屆學生是改革開放后成立的鄉(xiāng)中學第一屆學生,所以十分榮幸的我們都成了他的學生。說起陳老師的學問,相比之下則又感嘆我們的學業(yè)無成。
我們那時上學,生活還是很艱苦的。我們上學都是背一大包饃吃上一星期;住在寢室里,夏天炎熱無比,冬天蓋兩條被子還覺得冷氣逼人。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和同學們因為天冷睡不著覺,就想點子偷當時生產(chǎn)隊垛在場里的谷草。當時我們的學校還沒大門,來去比較自由,以后也記不清什么時間才裝上了大門。那次我們二十幾位同學一起出動,雖然沒有月光,但冬季的大地上卻都泛著冷卻的白色,路途都可以看得清楚。同學們來到附近村子外面的一個場里,找到一個谷草垛,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垛谷草掃蕩一空。當我們興沖沖地扛著谷草回到寢室,掀開褥子把偷來的谷草鋪在床上,然后再鋪上褥子準備睡覺時,村里的人卻找了過來。幾個人堵著我們寢室的門,嚇唬說要讓公安局抓我們,嚇得我們大氣都不敢出,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則聽到了陳老師的說話聲。
“老鄉(xiāng)好,啥事啊,這都是我的學生,有啥事給我說吧!”
“你是老師?。≌媒o你說,你的學生把我們生產(chǎn)隊一大垛谷草全偷來了,我們喂牲口喂啥?你說咋辦吧!”
“哎呀!我當啥事,你是說我的學生偷了谷草啊!好說好說,第一我向老鄉(xiāng)承認錯誤,這事全怪我;第二你們看天氣這么冷,同學們凍得都睡不著覺,也是沒辦法……這樣吧,今夜也別說了,讓這么小的學生再折騰也不好,你們先回去,我明天找你們村干部和生產(chǎn)隊干部登門道歉,再說咋處理,老鄉(xiāng)看行不行。我姓陳,是他們的班主任……”
老鄉(xiāng)們也許都知道陳老師的大名,礙于面子勉強同意,就悻悻然的回去了。老鄉(xiāng)們走后,陳老師說了句讓我們趕快睡覺,不要耽誤第二天的學習,并沒有批評我們,之后把我們的寢室門關上,默默地回到他的住處了。第二天陳老師過去具體咋協(xié)調(diào)的,我們都不得而知,當下午看到陳老師臉色平靜,若無其事的照常講課的情形,我們的心里才算穩(wěn)定下來。不管怎樣,反正沒人再讓我們退回偷來的谷草。
冬天里氣溫不但很低,刮北風時天氣更是又干又冷凜冽料峭。因為學校條件不好,同學們都幾天不洗一次臉。陳老師看到同學們個個小臉又干又皴,就找到學校食堂師傅協(xié)調(diào),請師傅們每天早上燒幾桶熱水,讓學生每天能用熱水洗一次臉。陳老師還聯(lián)系了附近一個集上的一家土產(chǎn)商店,以批發(fā)價格賣給同學們一人一個小瓦盆,每個瓦盆才五角錢。
除了對同學們無微不至的生活中的關懷,陳老師本身還很愛整潔,春天到了,他便帶領同學們在教室的門外、窗下開辟出一長溜空地種上了花草,找些碎磚砌個長方塊圍起來。到底種的什么花,我記不清了,大概應該是菊花吧!
陳老師是我們一班的班主任,二班的班主任是孟老師。孟老師也很出名,年齡應該比陳老師小幾歲。他個子也不高,眉頭很寬,一看就是古書中描寫的那種飽學之士。孟老師的性格有點內(nèi)向,說話聲音不高,但很幽默,特別是笑起來小眼睛一瞇縫,很有特色。他講課和陳老師風格大不相同,沒有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但很耐人尋味。因為初中班級就兩個,所以我們和孟老師也都很熟悉。孟老師的大兒子和我們還是同班,有一次告訴同學們,他媽媽參加掃盲班時曾做過陳老師的學生,所以他爸爸——孟老師對陳老師總是以師相敬,不叫老師不說話。
孟老師和陳老師的講課水平,我們兩個班級的同學們經(jīng)?;ハ嘣u論,都認為各有千秋,都是我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有一次孟老師的大兒子(孟老師的小兒子以后也進了這個學校)拿著一張紙讓我們看,一看老道的草草的字體就知道是孟老師寫的,原來是一首詩。詩意是描寫同學們學習場面的,是孟老師的即興之作,但具體詩句記不清了。知道了孟老師會寫詩,同學們更加佩服。那時學生寫詩很平常,老師寫詩則很少見。
我的初中生活,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在這里碰上了讓我終生難忘的好老師,跟他們在這里學習的知識,學習的做人的品質,確實使我終生受益無窮。這些年因為工作的忙碌,好幾個教師節(jié)都想寫點東西,然而大都到時顧不及或忘卻了,大概前年吧,為了應付自己,只是簡單地寫了幾行詩句,但遠不能表達我的歉意。
我們那時候的師生情誼,真的是讓我們做學生的感動,讓我們做學生的有著無盡的感恩。
兒子在老家上初中時,有一次因為參加了學生之間的群體毆斗事件,雙方近四十幾名學生竟然被學校集體開除。我因為工作無法離開,就托人找校長、找教導主任、找班主任說情,可找了半天,卻沒有一位領導愿意接受,堅持不讓兒子和其他同學入校。我還恭恭敬敬地給校長寫了一封信,表達我的歉意。然而卻沒得到回應。我本身是做法律工作的,眼看著學校這樣做違反了義務教育期間不能開除學生的規(guī)定,這是明顯的錯誤,就又多次給校長、給班主任打電話,不敢說別的,只是以謙卑的態(tài)度說盡好話,然而他們好像都已鐵定了心,誰也不開口說同意。無奈,我只有親自過去一個一個地拜訪。先找到校長,說話倒是很客氣,可卻把事情推給了教導主任;找到教導主任,主任說了很多難聽的話,說什么不要以身份壓人,學校才不怕,兒子不好好學習,怎么還有臉過來說。為了兒子能盡快入校,我極具耐心地聽她嘮叨,哪怕侮辱我的話。然而最后卻又推給了班主任。
我又找到班主任,一看是位年輕的女老師。我十分誠懇地請她準許兒子入校學習,也是低三下四地說盡好話。然而她聽完竟斬釘截鐵地回答了我?guī)拙洌骸拔耶斶@個班的班主任,學生打架就是要開除,不然我這個班主任還咋當?想讓你兒子入校,那就請你讓校長、主任給我說吧!”完全是一幅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我只有繼續(xù)努力……。幾經(jīng)周折,兒子和其他同學都在被休學半個月之后入校了。
從這個事件中,使我對現(xiàn)在的師生關系感到無比的驚訝,怎么學生犯了錯誤,除了開除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初中生,年齡都不大,還處在關鍵的可塑性時期,如果動輒就予以開除,那還叫學校嗎?因為學校是個教育人的地方??!對此我產(chǎn)生很多不解,但又不好意思多說。
現(xiàn)在兒子也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了,也已參加了工作。但是對于那次事件,讓我想起來就嘆息不已!但對于如何對待老師,兒子倒很知道感恩,不用我說,從不說老師的不是。他還特別提到他初中時一位姓孔的女英語老師。說上學時孔老師對他特別嚴厲,以后才理解老師的嚴厲才是真正的關心他。所以到現(xiàn)在他還一直想念著孔老師,常說等以后成功了,一定要回去請請孔老師。
兒子的這位孔老師我也見過,那是兒子考上大學后,我去為兒子辦理團員手續(xù)時才認識她的。當聽到我說兒子考上鄭大,她激動地說:“這個學生改變的不錯,真爭氣,讓我想不到——想不到……”她一連竟說了好幾個想不到,讓在座的其他老師也為之感染到了歡樂的氣氛。是?。W生能順利考上大學,特別是認為是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作為老師是多么的自豪??!
歲月的磨難,磨不掉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對于老師,同樣也會始終為學生的成功感到自豪。這不但是人世間的一個永恒的主題,更是文化、文明傳承千秋萬代的不可替代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