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歷年離婚辦理情況顯示,如今單親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心理專家表示,家庭破碎會給孩子帶來心靈的傷痛,怎樣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有技巧上的問題,也有胸懷上的問題。為人父母不該把應由大人來承擔的傷害和痛苦轉嫁給孩子,而是要帶給孩子積極有效的信息,讓它們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和目標。下文中的幾個單親家庭的案例,也許會給部分處在離婚想法邊緣的家長一些觸動和反思。
案例1
爸爸再婚,兒子難以和新媽媽相處
曉陽的父母在他小學五年級時離異了,爸爸獨自撫養(yǎng)曉陽,爺爺奶奶也幫著照顧孩子。雖然媽媽離開了這個家庭,但曉陽也沒有特別的失落,因為爸爸對他疼愛有加。但一年前,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爸爸再婚了。雖然曉陽內心有與繼母搞好關系的愿望,但情感上仍然難以接受她,尤其是看到她與父親在一起時,父親還想著法子照顧她、遷就她時,曉陽覺得爸爸的負擔似乎更重了。前不久,繼母還帶回來一條狗,抱進抱出,曉陽更是不能接受,他覺得這一切干擾了他的學習。在爆發(fā)了一場家庭大戰(zhàn)后,曉陽出現(xiàn)厭學情緒,爸爸也變得焦慮,父子關系逐漸惡化。
■支招
父親應成為重組家庭中的“潤滑劑”
曉陽先是經(jīng)歷了父母離異,然后經(jīng)歷了父親再婚,從單親家庭變成了重組家庭。
父母離異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一個完整的家不再完整,不論跟哪一方生活,孩子都會體驗一種被拋棄感,甚至有的孩子會產(chǎn)生自責。作為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告訴孩子離婚是父母之間出了問題,與他無關,即使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但永遠是他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他。如果可以,最好讓孩子跟父母雙方任何一方都可以接觸。
當曉陽爸爸再婚后,對曉陽來說,家里多了一個他不太熟悉的人,家庭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比如,之前爸爸對他疼愛有加,曉陽是家里的中心,現(xiàn)在爸爸還要照顧遷就繼母時,曉陽會明顯感覺到他在家中的地位有了變化。這對一個孩子來說,產(chǎn)生了強烈的心理沖擊。在他內心想要跟繼母搞好關系,但他并不知道要怎樣做。而繼母抱回的那條狗成了導火索,讓曉陽把積壓在內心的情緒爆發(fā)了出來。由于曉陽爸爸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導致曉陽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
曉陽爸爸在整個過程中,有很多地方是做得不到位的。他沒有及時關注到孩子的情緒變化,沒有給孩子支持和指導。在曉陽和繼母之間,曉陽爸爸沒有起到橋梁作用,也沒有做好平衡協(xié)調的工作。
鑒于目前情況,我給曉陽爸爸幾點建議:一是減少自己的焦慮。在家庭中不良情緒是會傳染的,爸爸應先減少自己的焦慮,理清自己做得欠缺的地方,可進行補救和改正。二是改變父子關系。父親可對曉陽多關心體貼,多與他交流,讓孩子能放心傾訴。曉陽爸爸要關注曉陽的心理感受,及時關注曉陽的情緒變化,找到引起其情緒變化的事件,及時處理。三是親子之間要構建和諧關系。曉陽爸爸要與繼母溝通,調整與曉陽相處的方式,逐步改善關系。總之,曉陽爸爸要在其中起協(xié)調作用。
□文/婁麗華(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師)
案例2
孤獨女孩,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瑤瑤5歲時父母離異,她由母親撫養(yǎng)。但之后,其母去美國再婚,而她的父親也隨后另組家庭,瑤瑤就由外公外婆帶著?,幀幰恢迸沃鴭寢屇芑氐阶约荷磉叄欢鴭寢屧诿绹倩楹笥钟辛俗约旱暮⒆?,至今沒有回來過。瑤瑤已經(jīng)到了青春期,雖然無奈接受現(xiàn)實,但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性格內向、寡言少語,她非常渴望同學的親密友誼,能夠分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孤獨。
■支招
離異家庭親子情感交流尤為重要
父母離異,對5歲的孩子來講,不能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同時擁有爸爸和媽媽。當時她可能還懵懵懂懂,可能覺得是自己不夠乖,因為孩子很愛爸爸媽媽,她很容易攬責任,愧疚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父母離婚,并為此難過。孩子帶著受傷的心靈慢慢長大,體驗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悲傷、孤獨、恐懼、憤怒和自卑等情緒。
那怎么辦呢?離婚的父母如何照料與前妻前夫共同的孩子?我們常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一個好的婚姻關系,如何給不了好的婚姻關系,就要給孩子一個好的離婚關系。一個好的離婚關系也可以帶給孩子許多成長中的學習。好的離婚關系就是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之間的關系無法繼續(xù)時,他們會負責任地通過協(xié)商、談判結束關系,讓孩子感受到作為他們共同的孩子,依然會被父母愛著、關心著、養(yǎng)育著。在她需要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幫助時,父母能挺身而出。
具體到瑤瑤,她已經(jīng)到了青春期,不知遠在國外、長時間沒有回來的媽媽是否和女兒保持聯(lián)系,她們是否有情感交流與溝通的渠道。如果沒有,要盡力促成她們之間的聯(lián)系。
父親在女兒的心目中,有著重要的位置。所以,父親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在女兒那里有多么重要,在女兒的成長關鍵期,一定要堅守崗位!具體說來,父親第一必須要做到,不說孩子媽媽的壞話,不去指責并貶低孩子媽媽。第二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認同的同性榜樣,這種同性榜樣可以是身邊的姐姐、阿姨,也可以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她們要具有女性的善良、包容、堅韌等品質。第三要給予孩子關注和認可,對女兒的優(yōu)點、進步要給予贊賞。第四要給女兒制定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告訴她你的底線,這對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子是重要的保護。
當父女之間有了比較好的互動關系之后,孩子從父親那里獲得了認可、尊重,她必然會將自尊和自信帶到自己的學校伙伴關系中,得到同學的友誼也將變得更容易。
□文/張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案例3
爸媽吵著要離婚,孩子擔心不已
升入初三后,佳琪變得心事重重。父母在家時經(jīng)常爭吵,動輒說到離婚,爸爸常夜不歸宿,媽媽說爸爸有外遇;媽媽全職在家,為家庭付出很多,但沒有得到回報,佳琪同情媽媽。爸媽還經(jīng)常為錢而吵架,爸爸說全家靠他養(yǎng),媽媽說她其實也能掙錢,只是為了照顧孩子而放棄工作。為此,佳琪在生活中節(jié)約每一分錢,不買手機,心愛的書也不舍得買,寧可到書店站著看……所有這些,都源于她心中深切的愿望:爸媽不要離婚!
■支招
莫讓爭吵加劇孩子的恐慌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當父母關系出現(xiàn)問題甚至要離婚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意味著孩子的幸福沒有了保障,多數(shù)孩子都會進入極大的恐慌之中。
如何處理這種恐慌,不同孩子的表現(xiàn)會有所不同。有的孩子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給人以無所謂、不在乎的感覺,這很可能不過是一種自我掩飾、自我壯膽而已。有的孩子則出現(xiàn)學習成績下滑、夜不歸宿等讓家長擔心的現(xiàn)象,這極有可能是孩子無意中想通過出現(xiàn)狀況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進而防止家庭破裂。
案例中的佳琪與前兩種情況不同,她是通過表現(xiàn)得更好——節(jié)約每一分錢、不買手機、不買書等行為來挽救父母的婚姻。我們不知道佳琪的父母最終是否會走上離婚的道路,但是如果不對佳琪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那將有可能造成她的心理負擔,會影響到她將來的家庭和婚姻。說到這里,一個老話題就自然被觸及到了,也就是單親家庭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心理疏導。
在我看來,首先父母要做好對自己情緒的管理。父母離異時的憤怒、怨恨、悲觀、痛苦等不良情緒都會傳遞給孩子,短期的影響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和恐懼,長期的影響則會造成孩子對婚姻的恐懼,影響其將來的家庭幸福。尤其有些父母離異時,或者出于自身情緒宣泄的目的,或者有意讓孩子疏遠對方的目的,不加克制地在孩子面前詆毀另一方,這對孩子必然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其次,離異父母對于孩子不要過于關注。離異的父母總是對子女心懷愧疚,或者擔心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便給予孩子異于一般孩子的關愛和保護,最后造成矯枉過正。離異的父母不必過度擔心孩子的成長,只要前期處理好情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通過老師、同學、朋友獲得新的心理支持,也會從他們那里獲得相應的男性或女性氣質,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像普通父母那樣教育孩子就可以了。
最后,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與孩子交流,是促進孩子心理健康最有力的法寶。如果孩子真的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求助于心理工作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