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上班族媽媽”數(shù)量超過3.2億。許多“上班族媽媽”每天奔波于單位和學(xué)校、幼兒園,經(jīng)常在工作與孩子之間顧此失彼,左右為難。
年幼的孩子尤其是如此,倘若在這種情況下與孩子長時間分離,父母可以與孩子溝通的話題則會變得寥寥無幾,與子女間的感情紐帶也會日漸松弛。如果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一少再少,那么無需多久,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就會生疏、淡化。
因此,媽媽時刻都要對自身狀態(tài)作出調(diào)整,與孩子的心理高度保持一致,及時滿足他們的所需所求。盡管如此一來也許會對工作造成一定妨礙,有時也會令人感到些許心煩,但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耐心地聽孩子嘰里咕嚕地將話講完,同時媽媽也要將一天之中所經(jīng)歷的種種講給孩子聽,為彼此創(chuàng)造相互了解的空間。使用孩子能夠聽懂的話語與之不斷進(jìn)行交流后,媽媽會輕而易舉地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及存在的問題等具體情況,且對于日后的撫養(yǎng)及教育工作也會大有幫助。讓我們利用所有空暇時間傾聽孩子的話語,為孩子講述我們的故事,與孩子盡情地交流吧。
將媽媽熱情工作的樣子展現(xiàn)給孩子看
出于本能,孩子均不喜歡和媽媽分開。媽媽每早上班時,他們都會纏著媽媽要求她陪自己玩耍,有時甚至還會央求媽媽辭掉工作,每每此時媽媽都會心痛得雙眼噙淚,真的想如同孩子說的那般放棄工作,去陪伴他們。但是,對于媽媽而言,工作并不像孩子想的那樣簡單,她們無法輕下決心將之辭掉。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將孩子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讓孩子看看媽媽究竟在哪里工作,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以及媽媽工作時的模樣。另外,將同事的名片給孩子看,告訴他媽媽在與這些人共同從事著什么工作,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如果不方便將孩子帶到單位,可以想辦法讓孩子理解媽媽的工作對于媽媽和社會存在怎樣的意義,對家庭生活又有著什么樣的影響,向孩子說明媽媽之所以工作完全是為了全家人的幸福,是為了使生活變得更加寬裕,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對辛勞如此的媽媽產(chǎn)生感激之情。
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陪同他們玩耍
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始終擺架子撐面子的做法并不可取。孩子對于謹(jǐn)守威嚴(yán)的父母會敬而遠(yuǎn)之,甚至于不敢向他們張開擁抱的雙手。
孩子需要的是可以讓自己毫不猶豫地投入懷抱的父母,是可以向其毫不忌諱地坦言自己內(nèi)心想法的父母,是能夠和自己一起洗澡、戲水的父母,是能夠與自己一起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的父母,是能夠說出幾個自己喜歡的流行語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夠不單單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觀察、判斷問題并采取行動,而是“跪下來”與孩子保持同一高度,那么孩子就會在媽媽身上感受到親密無間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