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聽話的孩子可能因為過于服從而喪失自主性和生命的活力,但是孩子完全不聽話就意味著父母失去影響力。那么該如何才能讓孩子聽從又信服家長呢?這取決于我們對孩子而言是否具備威信。父母的威信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前提。
建議1:避免喋喋不休
調查資料顯示,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把自己真正要講的意思和許許多多“廢話”、例如抱怨、絮叨或責備都夾雜在一起,或是把要跟孩子說的幾件事和幾個要求都混在一起跟他說個沒完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這是因為孩子并不清楚父母究竟要說什么,所以反而會忽視父母的話。
父母在跟孩子說話或提要求時,應盡量使自己的話語簡單明了。每次告訴孩子事情的2~3個步驟即可,并讓孩子重復一下父母的話,同時督促孩子照著去做。
建議2:不必大聲說話
大喊大叫地對孩子發(fā)布命令,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事實上,父母越是溫柔和輕聲地說話,孩子越是容易關注父母所說的話。
如果媽媽有些生氣了,不妨走到孩子跟前,幫助他停下手里的事情,看著他,用柔和的語氣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樣,同時也能讓自己平靜下來。
建議3:借助視覺信號
專家認為,給孩子一個視覺的信號,能幫助他加強對正在說話的父母的關注度。使用手勢或動作,有時也能起到強調的作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兩個共同約定的暗號,在某些公共場合用來告訴孩子,這時必須聽話。一些看來具有幽默感的身體語言,反而比嚴厲的訓斥來得更管用。
建議4:重視孩子說的話
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十分重視自己說的話,那么他也會很愿意聽父母說話。
當孩子說話時,父母也要用對孩子的期望來要求自己,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傾聽他說的每個字,同時也可以提一些與此相關的問題,用簡潔的話語回復孩子,表明你是在認真地聽他的話,并已參與其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