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談到孩子的教育,所有父母都傾注了太多的心血與關(guān)愛,但有時候并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反而適得其反。不如我們和孩子多點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讓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成長。
一、生活習慣培養(yǎng)從小處著手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作為獨生子女,在家里萬般寵愛,生活上自己的事不僅自己不會做,不管做什么事還都要有人陪著,叮囑著,特別是在學習上。如何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也成了每一位家長頭痛的事。家長要改變自身對孩子的包辦,改變孩子的依賴心態(tài),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要培養(yǎng)和強化自己。
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家長一定不要代替,哪怕他做得不夠好,一次做不好,就教,教兩次,教三次——總會有做好的一次,這時,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此外要讓孩子按照作息制度起床。早飯要吃飽,并杜絕給孩子零用錢去買東西吃的習慣。晚上早一點睡覺,少看電視。這時的家長不僅要起督促監(jiān)督作用,還要以身作則,才能起到加倍的效果。
二、自理能力培養(yǎng)一刻不放松
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首先要教孩子認清自己的物品,作為家長我們還要教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學會掃地、擦桌椅等小家務(wù),讓孩子們堅持自己每天穿衣、吃飯、刷碗、疊被、整理學習用品,還要學會給長輩們盛盛飯、倒倒茶水、掃掃地等等,這樣日復(fù)一日,孩子們的自理意識就會不斷加強,自理能力也會不斷提高,還能讓他們知道要孝順長輩。我們還要給孩子一個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讓他們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與幸福感。
三、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小學時期家長為他們制定一些好的學習計劃和制度,他們也會很認真的完成?,F(xiàn)在有的家長經(jīng)常說自己的孩子寫作業(yè)時磨磨蹭蹭,不專心,可能是有些家長在孩子們寫作業(yè)時沒有給他們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給他們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保證他們能有充沛的精神去學習。還要積極主動地和學校聯(lián)系,能隨時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讓老師知道孩子在家里的學習態(tài)度,要和老師的教育保持一致。聯(lián)系多了,就能避免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時糾正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yǎng)成。
總之,在以后的教育中,還要讓孩子在實踐中磨練自己,形成自信和不畏困難的良好品質(zhì)。還要認真分析孩子的身體、心理素質(zhì)的弱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做父母的要身教重于言傳,做孩子們心中的好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