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年嘉定區(qū)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年級(2019.06)
?
?語???文??試??卷
?
一??積累應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荀子《勸學》)
(2)???????,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3)《登樓》中借眼前古跡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詩句是:“??????????,?????????。”
?
2.按要求選擇。(5分)
(1)卓不凡同學恃才傲物,好友想寫一句話勸誡他,以下句子最合適的一項是( ???)。(2分)
A.君子之修身也,內(nèi)正其心,外正其容。(歐陽修)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
C.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葛洪)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填入下面句子空白處的詞語,最準確的一項是( ?)。(3分)
①銀行應遵循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則,規(guī)范地[甲]經(jīng)過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②教師職業(yè)的性質不明確,其特點也會不明確,不僅給教師帶來[乙],也給管理帶來了困難。
A.[甲]透露??????[乙]疑惑????????????B.[甲]披露 ?????[乙]困惑
C.[甲]披露 ?????[乙]疑惑????????????D.[甲]透露??????[乙]困惑
?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6題。(10分)
南州六月荔枝丹(節(jié)選)
賈祖璋
⑴幼年時只知道荔枝干的殼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學,老師講授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讀到“殼如紅繒,膜如紫綃,ráng( ??)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lǐ( ???)酪”,實在無法理解,荔枝哪里會是紅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樣潔白,不是更可怪嗎?向老師提出疑問,老師也沒有見過鮮荔枝,無法說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現(xiàn)在,老師縱然沒有見過鮮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學的資料,給有點鉆牛角尖的小學生解釋明白吧。
⑵白居易用比喻的筆法來描寫荔枝的形態(tài),的確也有不足之處。繒是絲織物,絲織物滑潤,荔枝殼卻是粗糙的。用果樹學的術語來說,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像龜甲,特稱龜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銳如刺,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種的不同而各異。
⑶成熟的荔枝,大多數(shù)是深紅色或紫色。生在樹頭,從遠處當然看不清它殼面的構造,只有紅色映入眼簾,因而把它比做“絳囊”、“紅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樹以至成片的樹林,那就成為“飛焰欲橫天”“紅云兒萬重”的絢麗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廣東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陰歷六月,陽歷七月。荔枝也有淡紅色的,如廣東產(chǎn)的“三月紅”和“掛綠”等。又有黃荔,淡黃色而略帶淡紅。
⑷荔枝呈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通常蒂部大,頂端稍小。蒂部周圍微微突起,稱為果肩;有的一邊高,一邊低。頂端叫果頂,渾圓或尖圓。兩側從果頂?shù)降俨坑幸粭l溝,叫做縫合線,顯隱隨品種而不同。舊記載中還有一些稀奇的品種,如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因為缺少經(jīng)濟價值,現(xiàn)在已經(jīng)絕種了。
⑸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60年代,廣東調(diào)查得知,有鵝蛋荔和丁香大荔,重達四五十克。還有四川合江產(chǎn)的“楠木葉”,《四川果樹良種圖譜》說它重19克左右,《中國果樹栽培學》則說大的重60克。
⑹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nèi)緊貼殼的內(nèi)壁的白色薄膜。說它“如紫綃”,是把殼內(nèi)壁的花紋誤作膜的花紋了。明代徐楰有一首《詠荔枝膜》詩,描寫吃荔枝時把殼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是夸張的說法。
⑺荔枝的肉大多數(shù)白色半透明,說它“瑩白如冰雪”,完全正確。有的則微帶黃色。從植物學的觀點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種子外面的一層膜發(fā)育而成的,應稱做假種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說的連同果殼扔掉的那一層膜。荔枝肉的細胞壁特別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適宜于生食。有的純甜。早熟品種則酸味較強。荔枝曬干或烘干,肉就變成紅褐色,完全失去潔白的面貌。
⑻荔枝不耐貯藏,正如白居易說的“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爆F(xiàn)經(jīng)研究證實,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一個月左右。還應進一步設法延長貯藏期,以利于長途運輸。因為荔枝不耐貯藏,古代宮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給人民造成許多痛苦。唐明皇為了寵幸楊貴妃,就干過這樣的事。唐代杜牧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⑼荔枝的核就是種子,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數(shù)品種為綠色。優(yōu)良的荔枝,種子發(fā)育不全,形狀很小,有似丁香,也叫做焦核。現(xiàn)在海南島有無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
3.根據(jù)拼音為第⑴段括號寫出漢字( ??、 ?)。(2分)
?
4.如果要說明我國是荔枝的原產(chǎn)地,以下哪個證據(jù)最不可采信?( ???)。(2分)
A. 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的歷史記載。
B.?徽宗詩“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C. 宋《蔡譜》是世界果樹志中講荔枝的最早的書。
D. 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
5.對開頭引《荔枝圖序》的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增加說明的文學趣味,更加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B.表明因作者博學,所以文章佐證材料來源廣泛。
C.引文涉荔枝色形味,后文大致按此序詳細說明。
D.作者讀引文時的困惑,正體現(xiàn)本文的寫作價值。
?
6.對文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經(jīng)濟價值決定荔枝品種的存世概率。 ??????B.“楠木葉”大小在19克到60克間。
C.荔枝因色香味依序漸變、口感漸差。 ??????D.果品的核就是果樹的種子,會退化。
?
(二)閱讀下文,完成7-11題。(16分)
標題:???????
李宏昀
⑴《論語》里孔子用了一句“小子何莫學夫《詩》”勸大家讀《詩》。為什么要讀《詩》呢?先說一個網(wǎng)上流傳的小故事——
⑵有個大學男生,一直在一個固定的教室自習,喜歡上了每次都坐在他前面的女孩。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掙扎,他終于鼓起勇氣給女孩遞了一張字條:“你好!我注意你很長時間了。我能和你做個朋友嗎?”女孩看完字條,就開始收拾書本;收拾完了,站起來轉身問他:“我要走了,你要不要一起?”接下來,男孩說了一句也許是他一生中最經(jīng)典的話:“你先走吧,我還有幾頁書沒看完?!?/span>
⑶這故事屬于“憑實力單身”系列,其實有年頭了,第一次看見它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最近想起它,是因為讀到了這首詩——《詩經(jīng)·檜風·隰有萇楚》:
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隰有萇楚,猗儺其華。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
隰有萇楚,猗儺其實。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
⑷“隰”指洼地?!叭O楚”是羊桃,接近現(xiàn)在的獼猴桃。“猗儺”讀成“婀娜”,意思也接近現(xiàn)在說的“婀娜多姿”?!柏仓治帧?,形容生命初生時鮮潤美好的樣子。
⑸《射雕英雄傳》的第三十章也出現(xiàn)過這首詩——一燈大師的四大弟子之一、曾被點為狀元的飽學朱子柳,念出一句“隰有萇楚,猗儺其枝”來取笑黃蓉。那黃蓉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引的那兩句詩經(jīng),下面有‘樂子之無知,樂子之無家,樂子之無室’三句,本是少女愛慕一個未婚男子的情歌,用在靖哥哥身上,倒也十分合適,說他這冒冒失失的傻小子,還沒成家娶妻,我很是歡喜?!?/span>
⑹關于《隰有萇楚》這首詩的解釋,從古至今大致有三類。第一類以《毛詩》的小序為代表,說這是檜國的國人不滿于國君的放縱奢靡沒有節(jié)操,所以轉而歌頌無知無識、混沌淳樸的自然事物。第二類以朱熹的《詩集傳》為代表,說這是老百姓遭逢亂世,求生艱難,羨慕草木無憂無慮又沒有家庭負擔。第三類呢,就是現(xiàn)代文人的解釋,以聞一多、李長之為代表,把這首詩理解為情詩、戀歌;分歧在于有人認為這是男子寫給女子的,有人認為這是女子寫給男子的。金庸在《射雕英雄傳》里取的,就是現(xiàn)代文人的“情詩說”。
⑺一首詩的各種解釋可以并行不悖,這個不足為奇。
⑻但是話說回來,站得住腳的解釋,必須有助于我們理解時代、理解自己,這就是所謂“知人論世”?!囤粲腥O楚》所在的檜國,在東周初年就被鄭國滅掉了。一個文明的共同體在衰落到即將崩潰的時候,就是把本該用在進取上的能量拿來對付自己、消耗自己的時候;此時社會上層的表現(xiàn),要么放縱奢靡,要么過分地世故、精致,或兩者兼而有之。生活在這種文明當中的比較敏感的人,回憶或想象蠻荒時代文明初生時的“夭之沃沃”,蒼蒼茫茫中的野蠻生長,并且抒發(fā)成詩——這就是《毛詩》小序的解讀方向?!睹姟烦尚陀谖鳚h,去古未遠。在《毛詩》中留下足跡的解經(jīng)人,尚有為整個文明立法的氣魄,解讀《詩》是在為富有建設性的價值觀奠定基礎,所以對于《隰有萇楚》的解釋,指向的是當時的社會上層。
⑼南宋朱熹的解釋,以底層百姓的口吻感嘆民生艱苦,這是典型的士大夫姿勢。固然算得上憂國憂民,但是氣魄上和《毛詩》相比,到底是弱了。
⑽現(xiàn)代文人的“情詩說”很好理解,“五四”以后,解讀《詩經(jīng)》的總體傾向就是去政治化,把《詩經(jīng)》純粹當文學作品,固然也挺美好的,【甲】足以自成一說;【乙】止步于此,肯定會在整體格局上留下缺口。這種地方正所謂是“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颈裤裤矫懊笆У纳敌∽雍豌裤劫|樸剛健的新生文明,這兩件事情難道不是本來就相通的嘛?
⑾回頭說開篇那個故事。這很像我這樣的鋼鐵直男年輕時做得出來的事兒,所以我不認為故事中這個男孩活該“注定孤獨一生”。假如故事的結局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我只能怪這女孩不懂得傻小子的可愛和可貴。倘若她讀過上面這首詩,或許想法會有所不同?
⑿多讀書,多“邁出第一步”,可以給生活打開新的可能性,直接影響你的命運。所以啊,大家為什么不讀《詩》呢?敲黑板。
——選自2019年4月9日《文匯報·筆會》,有刪改
?
7.第⑻段末句中,“立法”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
8.第⑽段可以填入的關聯(lián)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并且 ????【乙】但是假如 ???【丙】何況
B.?【甲】而且 ????【乙】不填 ????????【丙】可是
C.?【甲】并且 ????【乙】但是 ???????【丙】不填
D.?【甲】不填 ????【乙】假如 ???????【丙】可是
?
9.對文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朱子柳用以取笑黃蓉的詩句,卻觸發(fā)了她對無室無家的靖哥哥的聯(lián)想和歡喜。
B.對于《隰有萇楚》,南宋朱熹的解讀流露了傳統(tǒng)士大夫憂國憂民的態(tài)度和情懷。
C.女孩如果讀過《詩經(jīng)》,會具有一種氣魄心胸,從而愿意進一步了解這個男孩。
D.讀者的格局決定了他對作品解讀的結果,因而作者提倡多讀書并且要知人論世。
?
10. 下面為文章所擬標題中最合適的一項是( ???)。(3分)
A. 一首詩的三類解釋 ???????????B.?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C.?小子何莫學夫《詩》? ???????D.“憑實力單身”及其他
?
11.請以第⑻段相關字句為例,賞析選文的語言特色。(5分)
?
?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14題。(8分)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
12.本詞作者是宋代的( ?)(填姓名),詞牌為( ???)(1分)
?
13.與“想佳人妝樓颙望”一句所用寫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B.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C.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D.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
14.請賞析畫線的兩處句子的抒情特點。(4分)
?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19題(14分)
師說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涂芍?!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校瑒t必有我?guī)??!笔枪实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15.本文選自《 ?????》(填文集名)。( ????)是作者的字。(2分)
?
16.對末段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介紹李蟠涉及年齡、才識、勇氣、與“我”的關系。
B.“古道”即古文比如六藝經(jīng)傳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
C.已“通習”仍“學于余”,可知作者古文功底更深。
D.末句交代寫作本文的原因為“嘉”“貽”李氏子蟠。
?
17.把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
18.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傳”“授”的對象來說,作者的議論中不包括童子之師。
B.作者否定了按照社會地位和年齡大小來確定為師資格的風氣。
C.舉孔子行為言語之例是為了證明不需要師從某個固定的老師。
D.文章用感嘆詞和對比,悲世風嘲士大夫,彰顯自己清高孤傲。
?
19.作者所提倡“師”的“道”,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時所“師”的內(nèi)容,是一回事嗎?請從文章中找依據(jù)作答。(3分)
?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0—25題(22分)
雷州盜記
(1)雷于粵為最遠郡。崇禎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盜。知其守也,殺之,并殲其從者,獨留其妻女。以眾中一最黠者為偽守,持牒往,而群詭為仆,人莫能察也。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狀,雷人相慶得賢太守。其寮屬暨監(jiān)司使,咸誦重之。未幾,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隸毋得納金陵人只履,否者雖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乃能嚴介若此也。
(2)亡何,守之子至,入境,無敢舍者。問之,知其禁也,心惑之。旦日守出,子道視,非父也,訊其籍里名姓,則皆父。子悟曰:“噫!是盜( ?!”然不敢暴語,密以白監(jiān)司使。監(jiān)司曰:“止!吾旦日飯守而出子。”【于是戒吏,以卒環(huán)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謁,監(jiān)司飲之酒,出其子質,不辨也。守窘,擬起為變,而伏甲發(fā),就坐捽之。其卒之環(huán)守者,亦破署入。賊數(shù)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僅獲其七。獄具如律,械送金陵殺之。】于是雷之人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盜云。 ????——選自《虞初新志》(明末清初?張潮)
20.以下詞語最適合填入文中方框的一項是( ?????)。(2分)
??A. 乎 ????B. 耳?????C. 矣 ????D. 哉
?
21.下列各項沒有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2分)
A.太守出示禁游客 ???????????????????????B.天下云集響應
C.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D.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意
?
22.與“入境,無敢舍者”加點詞活用情況不同的項是( ???、 ???)(2分)
A.知其禁也,心惑之 ???????????????????B.太守入謁,監(jiān)司飲之酒
C.出其子質 ???????????????????????????D.子道視,非父也
?
23.解釋加點的字(4分)??
⑴所隸毋得納金陵人只履( ????) ?????????⑵否者雖至戚必坐( ????)
⑶然不敢暴語( ????) ???????????????????⑷密以白監(jiān)司使( ????)
?
2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⑴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狀……咸誦重之。
⑵其卒之環(huán)守者,亦破署入。賊數(shù)十人,卒起格斗
?
25.選文敘述緊湊,情節(jié)扣人心弦。試以第(2)段【】內(nèi)文字為例作賞析(6分)。
???????????????????????????????????????????????????????????????????????
?
三??寫作(70分)
26.作文
你看到的這張照片,是這樣完成的:有人在鄰近海邊的山坡上搭建了木質平臺,平臺上放置長條桌、小短凳,旁邊還有兩盤花。游客交納幾十元給搭建者,可以進入這個地方使用這些道具。
許多游客聞風前來“打卡”。
這種現(xiàn)象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7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抄襲、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
?
?
?
?
?
2018學年第二學期嘉定區(qū)期末考試高二年級語文試卷
?
一??積累應用(10分)
1.輮使之然也。
騏驥一躍。駑馬十駕。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2(1)C (2分,選A得1分) ??(2)?B(3分)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6題。(10分)
3.(2分)瓤 ?醴
4.(2分)B
5.(3分)C
6.(3分)A
(二)閱讀下文,完成7-11題。(16分)
7.(2分)奠定富有建設性的價值觀的基礎和質樸剛健的文明的基礎。(奠定兩種基礎,各1分,共2分。)
8.(3分)A
9.(3分)C
10.(3分)C
11.(5分)
一:選文的語言特色是口語與書面語結合使用。(1分,選文總特色)
“站得住腳”“被……滅掉了”是口語,活潑親切自然。(指出特點,1分;指出效果,1分。)
“兼而有之”“成型于西漢”“去古未遠”是書面語,精煉典雅莊重。(指出特點,1分;指出效果,1分。)
例子可以是其他詞句。
二:選文的語言特色是長句與短句結合使用。(1分,選文總特色)
“《毛詩》成型于西漢,去古未遠。”等句子是短句,表達利落精煉,肯定中有學術自信。(指出特點,1分;指出效果,1分。)
“生活在……解讀方向。” 等句子是長句,表意豐富、周密,邏輯嚴謹。(指出特點,1分;指出效果,1分。)
例子可以是其他詞句。
三:如認為有其它語言特色,如“亦莊亦諧”等等,能言之有據(jù),據(jù)在此段,則可按上述得分點評分。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14題。(8分)
12.(1分)(柳永,八聲甘州。全對得1分,錯1空不得分。)
13.(3分)C
14.(4分)上闋畫線的兩句,寫遠望所見,到處花落葉敗,萬物都在凋零。景中含情(是景物描寫,也是心情抒發(fā)),含蓄抒發(fā)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下闋畫線的兩句,回顧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漂泊的經(jīng)歷,于敘述中抒發(fā)感情。用“嘆”直抒胸臆,用“苦”表達迫不得已淹留他鄉(xiāng)的凄苦之情,用“何事”自我反問,問中帶恨,感情強烈。(對每一處,說及抒情特點和所抒情感,得1分。共4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19題(14分)
15.(2分)《韓昌黎文集》。退之。
16.(3分)A。
17.(3分)不理解文句,沒解決困惑,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
(得分點:賓前,解,師)
18.(3分)B。
19.(3分)不是一回事。作者在本文所提倡師從的“道”,指“傳道”的“道”和“解惑”的“惑”;是肩負社會重任的君子可以用來治國的禮義大道。這從他把“句讀之不知”稱為“小學”,可以看出。后者側重學習具體技術方面的內(nèi)容。所以,不同。
(說出二者的具體內(nèi)容,各1分;所找依據(jù)能支撐結論,1分。共3分。)
(如果認為是一回事,言之成理即可。)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0—25題(22分)
20.(2分)C
21.(2分)D
22.(2分)(A??D)
23.(4分)??
⑴管轄的地方 ????????
⑵犯法,這里是治罪或加罪、判有罪、判刑、讓…坐牢的意思
⑶公開 ????????????????
⑷報告
24.(6分)??
⑴(盜/偽守)到達雷州過了一個月,非常廉潔能干,地方出現(xiàn)了大治的景象。雷州人都互相慶幸得到了好太守。(逾,治狀,相慶。3分)
⑵那些包圍“太守”住宅的士兵,也攻破官署進去。幾十個強盜,倉促起來搏斗。(“卒之環(huán)守者”“賊數(shù)十人”兩處定語后置句式;通假字“卒”。3分)
25.(6分)【】內(nèi)多為短句,總字數(shù)(含標點)僅百字略余,但敘事具體而有條理,非常緊湊:述及監(jiān)司布局計劃,偽守赴宴,太守之子與他對質,伏兵擒拿偽守,賊眾倉促格斗,最后還交代了事情的結果。(答到“字少/文簡”“事/內(nèi)容多”,指出敘述緊湊,即各得1分,共3分。)【】內(nèi)監(jiān)司布局計劃、偽守赴宴,為事情的發(fā)展部分;從對質到擒拿、格斗,情節(jié)漸漸走向高潮部分;獲七胥,殺偽守,是事情的結局部分。情節(jié)曲折,步步驚心,扣人心弦。((答到發(fā)展、高潮、結局三個部分,得2分;指出情節(jié)曲折,得1分。共3分。)
三、作文(70分)
26.(略)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